作者:美股夢想家
創辦歷程
Google是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在史丹佛大學就讀期間共同創辦的。(為何美國很多這種校園宅男創業的故事?!)
1995年, Sergey Brin在史丹佛大學就讀期間認識了Larry Page ,兩人對於資料探勘(Data mining)很感興趣,一直希望寫出一個完美的資料搜尋方式,來讓搜尋更快、更精準 。
1996年,兩人利用史丹佛大學宿舍主機,同時應用Sergey Brin所設計的資料探勘系統,設計出名為 BackRub 的搜尋引擎,也就是Google的原型。
隨著這項計劃持續發展,兩人決定休學,向Susan Wojcicki借來車庫持續發展Google(Susan後來成為Google高階副總裁,下次有人借車庫創業,一定要借阿!!!),之後隨者技術持續精進,Google成功成為全球最完美的搜尋引擎。
2015年8月,Larry Page宣布成立Alphabet控股公司,旗下最大一家子公司仍然是Google,但將許多還無法貢獻實績的部門(科技業就是要持續投資未來,Google許多科技現階段還無法普及,所以無法貢獻營收)從Google獨立出來成為子公司,以追求更好的管理效果。
使命
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曾說過:「完美的搜尋引擎必須確實理解使用者的意思,提供恰如所需的資訊。」
也就是搜尋引擎要像人類一樣,可以充分瞭解使用者的意思,例如當使用者在搜尋引擎輸入「勇士」時,Google能自動分辨使用者要找的是勇士隊最新季後賽戰績,而不是跑出勇士隊球員介紹。
直到今日,Google服務範圍雖不再侷限於搜尋,但是精神始終不變,為的就是為了讓每個使用者輕鬆找到所需資訊。
股權結構
2014年4月,為確保兩位共同創辦人可以擁有Google的實質控制權,Google將股票分割成A、B、C股。
A股每股代表1個投票權,代號為GOOGL。
B股每股代表10個投票權,並不在公開市場交易,Larry Page、Sergey Brin擁有絕大多數的B股,可控制超過一半的投票權,確保公司營運方針可與兩位創辦人目標相符。
C股沒有投票權,代號為GOOG。
業務
Google超過90%以上營收來自廣告收入,其中主要是透過Google網站而來(例如YouTube、Gmail,、Finance、Maps、Google Play等),亦有來自雲端服務及銷售Chromebook、Chromecast及Nexus裝置等的營收,但佔比不到10%,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廣告公司。
優勢
目前全球超過10億支手機為android系統,因此可以確保每個手機都是用Gmail 、Chrome、Google Search、Youtube、Google Maps、Google Pay等服務,從而帶來充沛的廣告收入,估計Google搜尋引擎在手機的市佔率超過90%。
搜尋引擎是越多人使用,提供的資訊就越精準,越可以呈現出使用者真正希望看到的搜尋結果,因此搜尋引擎會呈現大者恆大的趨勢,目前Google搜尋引擎在各類終端裝置(桌上型電腦、平板電腦、手機等)市佔率平均超過全球60%,其餘競爭者皆低於10%以下。
劣勢
Google超過9成營收來自廣告收入,雖然Google積極投資新領域,如AR擴增實境、無人駕駛車等多項領域,但目前為止尚未帶來明顯回報,近年來較為成功的收購是在2005年收購Android、2006年收購Youtube,事後來看Google的長遠眼光替股東帶來可觀的回報,也因此目前Google正在深耕的領域,在未來也可能開花結果,但必須耐心等待。
機會
由於身處科技業,Google必須不斷砸下重金研發及收購新項目,來確保競爭優勢可以持續,而在Google眾多研發項目等,未來比較有機會發展的可能有AR擴增實境及無人駕駛車。
AR擴增實境
依據Digi-Capital研究,2016年將是VR/AR設備迎來爆發增長的一年,其中AR應用領域更大,影片、遊戲、廣告、電子商務、教育、醫療等領域都會得到顯著發展,預測AR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1200億美元。
另外Google也認為VR中心在於人與人的互動,但這是Facebook的長處,而不是Google。
無人駕駛汽車

威脅
Facebook雖然是社交網站,但也是名副其實的廣告公司,因此許多領域正在與Google直接競爭,例如Facebook近期推出的影片直播功能就是一個明顯的威脅,該業務與Google旗下Youtube直接競爭,如果越來越多使用者捨棄Youtube,改為使用Facebook,廣告主自然也會捨棄Youtube,轉投Facebook懷抱。
近期Google在美國推出Youtube Red服務,未來預計會陸續在全球推出,標榜只要使用者每月付出一定費用,就可以提供無廣告的影片服務,並看到Youtube的原創內容,或許背後就代表Google看到Facebook影片功能的威脅, 因此改為訂閱服務收費,而不再以廣告點擊創造利潤,但改為訂閱服務收費,就代表與Netflix、Amazon的影片訂閱服務直接競爭,後續效應還要再觀察。
另外在過去,許多使用者是透過Google搜尋想要購買的產品或服務,但隨者Facebook越來越多人使用,許多粉絲團或社團改為透過Facebook來行銷各類產品或服務,因此越來越多使用者跳過Google,直接到Facebook找尋想要的產品或服務,搶走不少Google網站的流量。
而Amazon作為全球最大電子商務網站,也同樣搶走不少Google網站的流量,越來越多使用者跳過Google,直接在Amazon搜尋想買的東西,而不再透過Google搜尋。
任何網路流量的減少都將影響Google的廣告收入,因為來訪流量減少,代表可能的點擊次數就會減少,而利潤就容易降低。
近期盈利追蹤
Google 2016年第一季營收比去年同期增加17%,若排除外匯影響為23%,主要是受惠使用手機搜索的數量仍維持增長,桌上型電腦及平版電腦維持緩步成長,Youtube廣告則維持強勁成長,營業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20%
評價
最近幾年Google營收成長明顯趨緩,每年大約在20%左右,目前股價/自由現金流量比大約為28.2倍。
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經驗分享,任何投資都有其風險,本網站之文字、數據、資料與服務僅供參考,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讀者應獨立判斷,審慎自我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,特此聲明作者、本公司與所屬員工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【📌各種美股課程 開課中】
主題:ETF資產配置、大數據決策、美股速成班、巴菲特準心投資技巧、股債雙息投資術
名額有限,馬上報名>>https://pse.is/BPM7R
【📌小資生活投資學,美股研究趣 線上開課中】
主題:小資族也能投資美股,新手也懂得美股投資課程
馬上開始上課>>https://pse.is/J3J3L
【📌美股獲利聯盟 全新專案上架】
快速掌握美股關鍵,全面征服美股市場
最精準的美股資訊>> https://pse.is/J8MMB
【🔥追蹤美股狙擊手FB粉絲團】
美股活動不斷電>>https://pse.is/JHLNE
【🎬 訂閱美股狙擊手的YOUTUBE頻道】
影片不怕漏接>> https://pse.is/D4BFZ
【💡尋找台股投資機會,建立口袋清單】
立即體驗智慧選股工具>>https://pse.is/RNTN5